24 六月

加拿大政府纪念1923至1947年的排斥华人历史

阅读量:106  

6月23日,加拿大国际贸易、出口促进、小企业和经济发展部长伍凤仪(Mary Ng)阁下在安大略省渥太华的加拿大参议院大厅举办仪式,为纪念牌匾正式揭幕,以纪念排斥华人移民的这段历史作为国家历史事件。伍凤仪部长是在国家纪念排华法案一百周年的活动上代表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长兼负责加拿大公园局事务的部长史蒂文·吉保尔(Steven Guilbeault)阁下做出上述宣布的,该纪念活动由加拿大参议院统筹,并由加拿大华人联合行动基金会(Action! Chinese Canadians Together)参与协办。

伍凤仪部长致辞。

1923年7月1日,加拿大政府出台新的《华人移民法》,俗称《排华法案》,阻止华人移民入境。该法案是自19世纪以来加拿大广泛存在之反华种族主义和政策的顶峰。加拿大华人男女曾试图阻止该法案的通过,随后又继续诉求废除这一法案。

在近四分之一的世纪中,《排华法案》施加了严格的限制,迫使家庭分离,禁止华裔移民的配偶和子女前来加入加拿大以男性为主的华人群体。虽然确切数字不得而知,但在该法案生效的24年里,加拿大允许入境的华人不到50人。

值得注意的是,该法案还要求所有居住在加拿大的华人,甚至是出生在加拿大的华人,都必须向政府登记并携带带有照片的身份证明,否则将面临罚款、拘留或驱逐出境的风险。这是和平时期联邦政府唯一一次对非原住民社区提出这样的要求。该法于1947年5月14日被废除。

纪念牌匾有加国两个官方语言和中文介绍。

通过加拿大历史遗址和古迹委员会,加拿大政府纪念塑造加拿大的重要人物、地点和事件。分享这些故事有助于加深对加拿大过去和现在的不同历史、文化、遗产和现实的理解和反思。该牌匾最终将摆放于温哥华历史悠久之唐人街新的加拿大华裔博物馆。

加拿大公园局的国家历史纪念项目下的认定过程主要由公众提名推动。迄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超过2200个指定项目。要提名你所在社区的个人、地方或历史事件,请访问加拿大公园局网站获取更多信息:https://parks.canada.ca/culture/designation/proposer-nominate

加拿大总督玛丽·西蒙致辞。
加拿大参议院议长加涅致辞。
牌匾揭幕仪式,来自当今加拿大各地各界的华裔人士出席。

引述

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长兼负责加拿大公园局事务的部长史蒂文·吉保尔(Steven Guilbeault)阁下:

“我谨代表加拿大政府确认本国排斥华人移民的历史为具有国家历史意义的事件。这块牌匾承认了加拿大华裔所遭受的悲惨不公正,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反思今天抗击反亚裔种族主义的重要性。我鼓励所有加拿大人更多地了解《排华法案》的影响以及加拿大历史上的这一决定性时代,而我们要共同努力,继续营造一个包容而多元的加拿大。”

在加拿大参议院,在加拿大总督、参议员和众多华裔加拿大人的见证下,伍凤仪部长代表吉保尔部长和加拿大政府为纪念牌匾揭幕,这块牌匾最终将摆放在温哥华历史悠久的唐人街新的加拿大华裔博物馆。
出席仪式的部分嘉宾。

加拿大国际贸易、出口促进、小企业和经济发展部长伍凤仪(Mary Ng)阁下:

“在1923年至1947年间排斥华人移民的做法是加拿大历史上一个以制度化种族主义为标志的悲惨时代。这块牌匾承认了华裔加拿大人在《排华法案》的限制下所遭受的苦难,同时也认可了他们在挑战这项立法时的勇敢和坚韧。”

来自全加各地的人士出席了纪念仪式。

事实简要

  • 1923年的立法取代了1885年的第一部《华人移民法》,1885年的法律包括各种人头税(入境税),以及其他阻止来自中国之移民的措施。
  • 《排华法案》在1947年被废除后,华人移民被置于《移民法》的管辖之下,属于更广泛的亚洲移民类别。当时的亚裔移民仅限于已经居住在加拿大的男性的配偶和18岁或以下的未婚子女。1955年,可移民的受抚养人年龄限制提高到25岁。1967年,政府取消了公然以种族限制移民的做法,从那时起加拿大的《移民法》在持续演进。
  • 经过20年的抗争,2006年,加拿大华人收到了联邦政府对人头税和排斥华人移民做法的正式道歉。
  • 加拿大历史遗址和古迹委员会成立于1919年,就加拿大历史上标志着国家历史意义的人物、地点和事件向环境和气候变化部长提供建议。该委员会与加拿大公园局一起,确保具有国家历史意义的主题在加拿大公园局的国家历史纪念计划中得到认可,并与加拿大人分享这些重要的故事。
  • 加拿大公园局致力于与加拿大人合作,努力在其管理的地方讲述更广泛、更具包容性的故事。为了支持这一目标,《历史和纪念框架》列明了一种全面且与民互动的程序,通过不同的视角分享加拿大的历史,包括阐明加拿大过去的悲惨和困难时期的历史。

相关文件

相关链接

历史和纪念框架Framework for History and Commemoration